•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海南斗笠和蓑衣 一片回忆和乡愁情思的融汇

2017年03月27日 17:14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斗笠和蓑衣好似古代江湖侠客的“标配”。
斗笠和蓑衣好似古代江湖侠客的“标配”。

  指尖上的传承

  “我本农家子,童年曾作牧。倒骑牛背上,蓑笠吹横竹。”500多年前,从海南走出去的 “理学名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为徐君《百牛图》的题跋中附写的这首五言诗,描绘了戴斗笠、穿蓑衣、吹横笛的牧童形象,把对童年的回忆和乡愁情思融汇在情景之中,饶有诗情画意,读来耐人寻味,仿佛是丘公自我的写照。

  斗笠和蓑衣,作为古老的遮阳蔽雨用具,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显得陌生而遥远。在华夏数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上,蓑衣和竹笠可不是一般的俗物,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少不了的用具,也是人们寄托情志,感怀幽思的载体。

蓑衣和斗笠已成了旅游纪念品和生活装饰品。
蓑衣和斗笠已成了旅游纪念品和生活装饰品。

  斗笠和蓑衣,笠以护头,蓑以庇身。斗笠,源于东方古国,一种遮阳蔽雨的竹藤编织帽子。蓑衣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从历史记载来看,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草编雨衣,那时就称作“蓑衣”。

  早在2005年,海南“东坡笠”就已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斗笠又称笠帽、竹笠、箬笠,分为罩笠、罩头坡笠、越南笠三个品种,是过去较为常见的防雨防暑器具。海南人什么时候开始编织使用斗笠,已经无从考据,但海南人戴斗笠的风俗由来已久。明万历《儋州志》记载:“男女出入多缦布帕,戴藤笠。”清咸丰《琼山县志》记载:“郡城妇女出入用柔薄草笠绾缚以蔽其面。乡村妇女出入用细滑竹笠装戴,以盖其头。”民国《儋县志》记载:“笠,有油纸笠、蔑笠、箬笠、葵笠、藤笠”。对海南斗笠的种类作了具体记述。

搓好的红麻绳。
搓好的红麻绳。

  海南斗笠中的罩头坡笠也叫东坡笠,其形状精美而实用,也最具有海南本土特色,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琼海一带。琼海阳江镇一带的村民很早就编织坡笠,阳江镇岭下村委会的后岭村过去家家户户、人人都会编制坡笠。虽然时代在变迁,但琼海人一直恪守着编织坡笠的传承,怀着对坡笠的热情,以纯手工方式编制坡笠。

戴斗笠晒盐的岛西农妇。
戴斗笠晒盐的岛西农妇。

  “东坡笠”传承人冯增超

  为了了解“东坡笠制作技艺”,一睹东坡笠代表传承人的风采,我们来到了阳江镇,几经问路找到后岭村。在一片槟榔树和竹林遮掩的民房中,见到了现年58岁的东坡笠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增超,他可是阳江镇有名的东坡笠制作者,堪称手工技艺一流。其父亲冯辉天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坡笠代表传承人”,子承父业,冯增超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编制东坡笠,经过30多年的跟学磨练和不懈努力,煅就了纯火炉青的技艺。2014年11月冯增超因此获得了“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坡笠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斗笠制作传承人冯增超。
斗笠制作传承人冯增超。

  在冯增超的家里,有箩筐、竹簸、竹扇、斗笠等传统竹器,冯增超拿出了竹篾条和已有雏形的坡笠,现场为我们编织起来。他熟练地将竹篾盘绕交叠,只见手指翻飞,篾随手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自上而下,细细的竹丝经纬交织,一圈又一圈地向外扩展,不多时,就编出一个大笠圈。竹篾在冯增超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得灵动而欢快。在我们感到惊异的过程,一条条细小的竹篾变成一顶漂亮的斗笠。东坡笠好戴难织,上等的东坡笠更难编织。同样长的距离,同样大的空孔,同样密的幅度,精湛的编织工艺可见一斑。透过编织东坡笠过程,看到了时光沉淀的指尖技艺,而对于冯增超来说,一个手艺就是一份人生。冯增超用一双巧手,延续心中那份不了的斗笠情。冯增超拿出了父亲冯辉天传下来的老斗笠,让我们看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技艺,感受到了一种寄托、一份传承。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劳作者。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劳作者。

  东坡笠形状雅致精美,蕴涵着独特精湛的民间技艺,是海南人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遮雨避阳的工具,还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独特的海南风情,也是千年民俗风情画卷中的一抹浓浓乡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