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海南斗笠和蓑衣 一片回忆和乡愁情思的融汇(2)

2017年03月27日 17:14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古风古朴的海南蓑衣

  蓑衣和斗笠好似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农人来说,蓑衣显得更加实用。蓑衣作为农耕时节最常用的雨具,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防雨,下雨时外湿内干,通风透气,与斗笠配套使用,可达到全身防雨御寒的目的。千百年来,蓑衣不仅是农家必备的生活用具,更被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诗书画家融进诗文与绘画中,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蓑衣延续了几千年,远古时期的人们选用芭蕉叶等阔叶材质穿制而成的遮雨工具,也许就是蓑衣的雏形。蓑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选用的原材料不同,编织的蓑衣款式也不尽相同。先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造化,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人们利用棕树皮、用蓑羽草、用茅草或用稻草等编织各种款式不同的蓑衣,虽然材料不同,但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的蓑衣,沉淀了一道悠久的农耕文化。

1939年,琼海嘉积街上戴斗笠的人们。
1939年,琼海嘉积街上戴斗笠的人们。

  海南本地大都用“油葵叶”编织蓑衣。蓑衣有叶蓑衣和草蓑衣两种。蓑衣虽然笨重、硬朗、粗糙,不可折叠、制作也麻烦,但它经久耐穿,遮雨性能好。油葵叶不易腐烂,如果翻晒适时、保管得当,一件蓑衣可穿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加上蓑衣透气性好,穿着不闷热,更能遮风挡雨,蓑衣在穷人家代代相传,就像锅碗瓢盆一样,都是生存的家什。海南蓑衣比起蓑草和棕片编制的蓑衣显得更加古朴天然和独特美观。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海南农村使用的雨具主要是蓑衣。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成本低、工艺简单、时尚轻盈的遮阳挡雨衣帽,受到广泛欢迎,70 年代后逐渐用塑料布代替蓑衣,80年代后蓑衣逐渐消失,普遍使用塑料雨衣、雨伞等。相对笨重的蓑衣如今已逐渐远去,其制作技艺也处在失传的边缘,现代人已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蓑衣,更别提会制作蓑衣了。现在能够看到蓑衣,不是在民俗博物馆,就是在影视剧中,蓑衣不再是实用物件,而是成为特有稀罕之物,变成一种手工艺装饰品。

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海南岛黎族志》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水田里插秧的妇女。林涛 翻拍
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海南岛黎族志》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水田里插秧的妇女。林涛 翻拍

  一蓑烟雨渡平生

  在海南琼海阳江镇一带,过去有不少编制蓑衣的“能手”,但现在能编织蓑衣的仅是乡下极少数的老人了。琼海阳江镇东兴村委会边村82岁的庞学英老人被当地人称为“蓑衣阿婆”。阿婆的家在路边的一片槟榔树丛中,在邻居的呼喊中庞学英阿婆从屋后的槟榔树丛中走出来。阿婆精神爽朗,对我们来了解蓑衣的编织技艺显得非常高兴,进屋拿出几件已做好的蓑衣向我们不停地说起蓑衣来。

蓑衣阿婆庞学英。
蓑衣阿婆庞学英。

  阿婆说她公公当年织蓑衣送给红军,支持琼崖革命,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之前她跟着公公帮忙,学会了织制蓑衣手艺。蓑衣披在身上是衣服,放在地下可当床,盖在身上是被子。阿婆说蓑衣不仅能防雨挡风也可以当被子盖,以前家里穷,小孩都是盖蓑衣长大的。阿婆介绍说编织蓑衣的材料主要用油葵叶,要去离家4公里远的“万宁岭”上割采,红藤也要去山上割,割来红藤后将藤丝搓成线,线织红麻绳,只是现在编制蓑衣的油葵叶和红藤越来越难找了,编织一件蓑衣也要费好多功夫。

  庞学英阿婆说着,现场就给我们演示编织蓑衣的过程。一件蓑衣如一件衣服,有前襟、后排、领口、肩部等部分组成。一件蓑衣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要两三天时间才能编成。制作主要是依靠拼接,从蓑衣的领口开始,自上而下进行。错了就要拆解从头开始。首先把油葵叶折叠起来,一把接一把,一片接一片,一针一线地织,靠着灵巧的双手,一针一线缝成一件完整的蓑衣。串蓑衣的工具简单粗朴,就是一根又长又粗的铁针。编织蓑衣不仅考验手艺,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阿婆凭的是匠人的技艺和耐心,默默蹲守在自家古厝里,坚持以最传统的工艺制作蓑衣,穿针走线编制蓑衣几十年。

歌舞表演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画面。
歌舞表演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画面。

  将阿婆编织的一袭蓑衣披在身上,有如披上一件光灿灿的黄金甲,也让人闻到那种泥水中散发出来的细腻水潦味。看到我们喜欢蓑衣,阿婆脸上露出了笑意。庞学英阿婆编织的蓑衣古朴清新,没有过多的装饰,平直流畅,展示了蓑衣的古朴之美。编织蓑衣作为琼海阳江镇一带特有的一门古老的手艺,希望它能够得到扶持和传承。

  一袭蓑衣,一顶竹笠,流淌绵延着岁月的沉寂与厚重,更有一种沧桑之感。也许,若干年以后,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画面已经成为历史,成为我们再也见不到的手艺。或许只能在电影电视中才能见到农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赶牛扶犁翻地、弓腰插秧的情景,只能在歌舞表演中见到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身影。蓑衣斗笠曾经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往事,或许只能深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铭刻在了历史的记忆里,漂失在岁月的河流之中,成为我们内心里一道抹不掉的乡情与乡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