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印度尼西亚是个拥有近1000万华人的国家。近几年,在印尼政府采取的开明措施下,华文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在华人社会的积极推动下,印尼教育部最近制订了2004至2007年四年计划,将逐步在全国各地80个城市的8000所国民高中开设汉语选修课,积极发展印尼文、汉语和英文为主的三语学校,有的学校把汉语、英语、日语和阿拉伯语作为学生选修的4种外语。一些侨领、企业家、教育家和其他有识之士已经纷纷行动起来,筹措资金,筹建学校,招募教师,并同中国各地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建立联系,寻求在培训教师、教学研究和提供教材等相关方面的合作,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初步进展。
最近,中国的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部分私立大学也纷至沓来,开展合作项目,推动当地华文教育。7月下旬,暨南大学派遣的首批20名志愿教师抵达雅加达,并立即被分配到印度尼西亚全国8个省份,为50所国民高中辅导教学和培养教师。
西加里曼丹省是印尼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但这个省山口洋市教师联谊会为振兴华文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近两年来,他们在经济条件不佳的形势下,在贫困的市郊和农村创建了22所华文学校,吸收了当地6000多名乡村孩子。由于华人在山口洋总人口中占了42%,是当地最大的民族,学生基本以华人儿童为主,同时还有一些其它部族,比如马来族和达雅族的儿童也来华校学习。
不过,印尼的华文教育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西加省两所都以“印华”冠名的华文学校,均存在教学基础差、师资人才奇缺、资金与教材严重短缺等问题。数百名学生只有两三间简陋的教室,学生也不可能人人有课本。教师工资低下,每月仅数十万盾(相当于数百元人民币),而且大多数来自农村,其华语水平也就相当于小学水平。
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印尼在2002年成功举办了首次汉语考试后,准备今年10月份举行第二届全国性考试,在雅加达、万隆、泗水、棉兰、锡江和坤甸6个城市同时进行,成绩达标者将按照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得到“汉语水平证书”,优秀者还可获得进一步到中国进修的机会。
|
本报讯:加拿大全加华文教育会议日前在渥太华举行。全加中文学校协会35所中文学校、文化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了加拿大联邦副总理麦克里兰的贺信。
全加华文教育会议每隔2年至4年在不同城市召开。此次会议原计划在两年前举行,由于种种原因拖至今年夏天。
会议为期两天,共举办了9次专业讲座、一个大众论坛、两项专题讨论会。会议讨论的内容广泛,涉及加拿大各省的中文教育现状、课堂语言教学法、语法、教材的编写、计算机在中文教学上的应用等方面。
会议还就加拿大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华人子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此会议还请来有关专家为与会者介绍了中国传统家庭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问题。与会者都感到受益匪浅。
|
|